科学网
热点
您的位置:首页 » 科学网 > 热点 >

“爆雷”公司接连不断 关注四先兆或可“避雷”

据记者不完全统计,就在刚刚过去的7月份,已有新城控股、博信股份、*ST鹏起、ST昌鱼、暴风集团、ST天宝共6家公司宣布实际控制人出了问题,涉及被刑拘、被逮捕及被采取强制措施等情形。由于“爆雷”的突发性、隐秘性,想要提前预知并不容易,但将近期“爆雷”公司在多维度进行对比可发现,其前期存在的一些异常情况或可视为先兆,比如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异常、大股东质押风险、商誉风险、实控人问题等,都需要重点关注,或可提早“避雷”。

⊙记者邵好○编辑邱江

实际控制人突然被刑拘,账面有钱却无法分红,众望所归的“白马股”业绩低迷……这个炎炎夏日,已有至少10家A股公司“爆雷”——突发利空消息,令不少投资者倍感寒意。

进入8月份,上市公司2019年半年报披露进入高峰期。在此期间,还有哪些公司可能会“爆雷”?还有哪些公司需要投资者提高警惕、小心应对?从近期“爆雷”的这10家公司入手,或许能找到答案。

三大导火索引爆惊雷

业绩不达预期而导致股价下跌,是此前市场常遇到的“爆雷”情况,如今这一“模式”不仅蔓延到了“白马股”身上,还增加了两种新的“爆雷”情形。

涪陵榨菜7月31日发布2019年半年报,以此测算,公司第二季度净利润为1.6亿元,较2018年同期1.9亿元的净利润下降了15.79%。此前的7月中旬,被称为“药中茅台”的东阿阿胶宣布,上半年净利润预计同比下降75%至79%。

长期以来,涪陵榨菜、东阿阿胶等因历年业绩稳健增长,均被视为“白马股”,是价值投资者的“心头好”,此次业绩不达预期消息一出,立刻导致其股价大跌。沪上某私募人士认为,目前市场情绪不高,资金往往抱团取暖,集中在一些业绩确定性较高的“白马股”里,一旦“业绩稳健”这一基础不复存在,投资机构肯定要果断斩仓,势必相互踩踏,导致股价连续下跌。

与业绩“雷”相比,实际控制人出事、财务真实性堪忧,则是今年以来较为集中出现的“雷”。据记者不完全统计,就在刚刚过去的7月份,已有新城控股、博信股份、*ST鹏起、ST昌鱼、暴风集团、ST天宝共6家公司宣布实际控制人出了问题,涉及被刑拘、被逮捕及被采取强制措施等情形。

比如,7月3日晚间,新城控股发布公告证实,当日,公司接到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通知,公司实际控制人、董事长王振华因个人原因被刑事拘留。根据公开消息,王振华因涉嫌猥亵女童而被上海警方刑拘。

7月5日,博信股份披露收到《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拘留证》,公司实控人兼董事长罗静、董事兼财务总监姜绍阳,分别于6月20日、6月25日被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刑事拘留。

7月28日晚,暴风集团发布公告称,近日获悉公司实际控制人冯鑫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。此后,公司补充披露,冯鑫因涉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,被公安机关拘留。

由于实际控制人对公司影响重大,上述几家公司的股票无一不遭到市场抛弃,股价连续跌停并不鲜见。

另外,康美等公司的恶劣影响,也令市场对财务问题深恶痛绝。

7月19日晚间,辅仁药业宣布,因公司资金安排原因,未按有关规定完成现金分红款项划拨,无法按原定计划发放现金红利6271.58万元。在2019年一季报中,辅仁药业披露其有货币资金18.16亿元。如此明显有违常理的操作很快被监管机构所关注,上交所火速下发问询函,证监会则宣布对其立案调查。

四种先兆需提高警惕

面对上市公司的“爆雷”,投资者往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其股价跌停再跌停。那么,有没有办法提前发现公司异常情况,降低“踩雷”风险呢?事实上,由于“爆雷”的突发性、隐秘性,想要提前预知并不容易,但将近期“爆雷”公司在多维度进行对比可发现,其前期存在的一些异常情况或可视为先兆。

首先是经营性现金流净额。这代表了在日常经营活动中,究竟有多少真金白银流入了公司,而不是确认了收入、款却没打进来。

例如,博信股份经营性现金流金额除以营业收入的比例在2016年至2018年分别为20.46%、9.91%、-10.23%,这意味着在2016年、2017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虽为正,但占营收的比例却在下降,进入2018年更是直接为负,公司现金流出现了问题。

东阿阿胶这一数据也有较大波动。2016年至2018年,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金额除以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.89%、23.84%及13.75%。

其次是质押风险,尤其是大股东质押风险。如果大股东质押比例较高,一旦股东出现问题,市场往往对其资金链缺乏信任,容易加大砸盘力度;如果上市公司出现问题,股价下跌这会加重大股东质押风险,也会加速股价下跌。“股权质押相当于连接器或放大器,会导致实控人和上市公司之间的风险加速传导,甚至相互放大。”有市场人士分析道。

记者注意到,博信股份、*ST鹏起、ST天宝、暴风集团的大股东质押比例均超过90%,大股东层面稍有风吹草动,立刻会令市场担忧其资金情况,进而引发股价下跌。

至于实际控制人的问题,虽很难预判,但可以明确的是,这种风险一般较多发生在民企身上,国资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各级国资委或相关机构,即使个别高管出了问题,并不影响实际控制权。

另外,结合年初一大波公司巨亏的情况来看,随着今年半年报陆续披露,商誉风险也不得不察。一方面,此前虽已计提大额商誉减值准备,但如果相关标的资产对应的商誉仍有相当比例未计提,仍要小心公司补充计提的风险;另一方面,如果前期没有计提过,而标的资产的业绩承诺恰好在2019年到期,也要根据标的资产运营情况给予关注。